close

  □本報記者張維
  來自國務院法制辦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仲裁機構的受案量已連續20年保持增長,年均增長率超30%,最高時達68%。
  仲裁界持續近二十年的開疆闢土,業務已全面推向社會各個領域。“今年全國仲裁受案數和標的額有望繼續保持較大幅度的增長。”國務院法制辦政府法制協調司副司長袁詩鳴告訴《法制日報》記者。
  推行仲裁製度是根本
  仲裁在中國的起步階段,不被瞭解,不被認同,不被選擇,舉步維艱。
  寶雞仲裁委秘書長李智慧說:“成立之初,沒有案子,工作人員每天出去宣傳,發傳單,搭橫幅。但效果比想象的來得慢。都宣傳多次了,有人還認為仲裁是勞動仲裁。”
  這也不難理解。彼時,中國的市場經濟剛剛起步,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和傳統糾紛解決觀念的影響,市場主體對根植於市場經濟的仲裁還未有認知,並不習慣將關乎自己身家利益的裁判權交給仲裁這一陌生的糾紛解決方式。
  國務院法制辦中國仲裁協會籌備領導小組副組長盧雲華將之歸結為“先進的仲裁法律制度與相對滯後的社會仲裁意識之間的矛盾”,“我們不能簡單照搬國外仲裁發展的辦法,要從我們自己的實際出發”。在國務院法制辦負責聯繫仲裁工作以來,他一直倡導“發展我國仲裁事業,推行仲裁法律制度是根本,融入市場經濟是關鍵”的工作指導思想。
  “公眾對仲裁聞所未聞,我們要想方設法地讓他們知道;當事人不瞭解不理解仲裁,我們要在當事人的心目中根植起仲裁的意識和概念。”西安仲裁委(以下簡稱西仲)秘書長潘俊星說。
  一個又一個的節假日,西仲的工作人員,在繁華鬧市區的街道上,支起桌子,豎起印製的宣傳牌,向路人散髮印有仲裁知識的宣傳單,並現場講解仲裁知識。在西安的鐘樓、西華門等人來人往密集區,宣傳仲裁的彩色熱氣球,漂浮於高空。在廣播電臺開辦有關仲裁的專題節目,仲裁員受邀在廣播室現場,解答聽眾的咨詢。在“3·15”大型文藝晚會上,西仲設立了仲裁席位,並組成了仲裁方陣。
  “抓住企業這個點,連起行業這條線,覆蓋社會這個面”,在這樣的基本思路引領下,西仲一家一家地走訪企業,培育潛在的仲裁案源;手把手地幫助企業在合同上完善和規範仲裁條款。
  早期,為了贏得社會對仲裁的認知,幾乎所有的仲裁機構,都走過了一條類似的推行仲裁法律制度之路。
  政府大力支持是關鍵
  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從組織、編製經費和辦公場所等全方位的支持,以及不遺餘力的推廣,成為仲裁事業能夠全面鋪開的關鍵因素。
  積極爭取黨和政府的支持,是仲裁界確立的重要發展思路。其已被證明是卓有成效的。
  在許多地方,由市政府發文推行仲裁製度,或召集相關領域人員協調其選擇仲裁,這是保證仲裁推行的一種有效辦法。
  受案量全國第一的武漢仲裁委(以下簡稱武仲),就得益於和政府部門的通力合作。武仲秘書長劉健勤介紹,僅2013年,武仲約定仲裁條款的全市政府合同標的額不低於306億元,約定仲裁條款的政府合同達到387份。武仲還推動湖北省工商系統合同廣泛適用仲裁調解,提高了農資、市場、土地和林地承包轉讓等領域合同的仲裁約定率。武仲與武漢市商務局行政審批中心加大合作力度,共同起草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及《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章程》範本,將選擇仲裁作為合同爭議解決的示範條款,範本和示範條款同時被上傳至行政審批中心網站,供市場主體選擇適用。
  國務院法制辦與全國工商聯自2005年起,就聯合致力於在非公有制企業中推行仲裁法律制度,得到了非公企業的認可。據深圳仲裁委(以下簡稱深仲)主任宋魏生介紹,深仲與深圳企業聯合會、潮汕商會、溫州商會、租賃協會等均建立了仲裁法律服務平臺。
  堅持公益屬性是原則
  仲裁與司法不同,只有當事人選擇,仲裁機構才能受理糾紛;只有越來越多的當事人選擇,仲裁事業才能發展。
  從事仲裁工作近二十年的西仲秘書長潘俊星對此深有體會,“有了認知度,仲裁還應有美譽度”。
  如何讓社會知道仲裁後持續選擇仲裁,這就依賴於仲裁因公信力而產生的美譽度。
  各地仲裁機構都將辦案質量視為關鍵。深仲建立了案件審核制度。制定了《法律文書核閱制度》、《重大疑難案件討論制度》,明確了工作人員對法律文書的核閱職責和範圍,堅決杜絕在裁決書中出現事實認定不清、適用法律錯誤、格式不規範、超裁漏裁、文字錯漏等現象。明確了重大疑難案件的範圍、案件討論程序及討論結果的處理等,保證了案件質量。
  連雲港仲裁委負責人李方向告訴記者:“我們嚴格對每一份裁決書草稿的內容進行合法合規性審查。在案件辦理過程中,仲裁辦積極與仲裁員進行溝通,以‘合情、合理、合法’為原則,突出仲裁特色,考慮社會影響,督促仲裁庭穩妥結案,充分維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疑難複雜案件中,充分發揮專家咨詢委員會的作用,以確保案件質量過硬。”
  廈門仲裁委(以下簡稱廈仲)秘書長林建文介紹,廈仲2013年推行了規範化、精細化的流程管理和全方位、立體化監督體系,實現了全年辦案零投訴。
  過硬的辦案質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地當事人,乃至境外當事人選擇廈仲作為第三地仲裁機構。據統計,在廈仲2012年受理的640件案件中,雙方均為外地當事人的共130件、占總受案量的20%,涉案標的額近10億元、占總涉案標的額的33.6%。其中,涉外案件17件,占比2.66%;涉台案件10件,占比1.56%。
  近二十年來的發展,中國仲裁已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瞭仲裁事業是黨和國家的事業,是社會的公益事業,是為市場主體排憂解難的事業,不是仲裁人乘人之危牟利的行當,是完全可以信賴的,可以放心選擇的。
  (原標題:仲裁20年發展始終堅持公益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57otwn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